電話:15913185442 微信QQ同步
經理:陳先生
郵箱: 394420244@qq.com
微信:394420244
地址:廣州白云區榕溪工業大街12號
生活給水系統選用高密度聚乙烯(PE)管。聚乙烯(PE)管道系統的連接,主要采用熱熔對接或電溶焊接兩種方式。聚乙烯管與金屬管閥門、伸縮器、計量表的連接采用噴塑鋼法蘭片,注塑法蘭頭或鋼塑連換連接件連接。
廠內壓力管道種類較多,其工作壓力各異,且材質不同,試壓標準難于統一,做法按GB50268-97和CECS17:2000標準的有關要求執行。
打壓時在管道最高點設置排氣孔,上水試壓力為1MPa。打壓至1MPa后穩壓10min內壓力下降不超過0.05MPa為合格。
因各管道多為分段施工、分段打壓,且管徑較小,所需水量不大,試驗用水來自廠區臨時用水,試驗合格后,將水泄出后排入廠區雨水管道,通過雨水管道排出廠區。
試壓時先把所有敞口封堵,將水從下游緩慢注入,在試驗管段的上游管頂及管段中的凸起點設置排氣閥或排氣孔,將管道內的氣體排除。水泵、壓力計安裝在試驗段下游的端部與管道軸線相垂直的支管上。注滿水浸泡一定時間后,將水壓升至試驗壓力,保持恒壓10min,期間檢查接口和管身,如有滲漏,卸壓后方可修補,直至試驗合格為止。在打壓時沿線派專人檢查管口處是否有漏水現象及時處理。
污水管道閉水試驗控制點:所試驗管段按井距分隔,帶井試驗;管道及檢查井外觀質量驗收合格,質檢資料齊全;管道兩端砌磚封堵,用1:2水泥砂漿抹面,必須養護3~4天達到一定強度后,再向閉水段的檢查井內注水,注水的試驗水位,應為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2m,如井高不足2m,將水灌至上游井室高度,注水過程中同時檢查管堵、管帶、井身,無漏水和嚴重滲水,再浸泡管和井1~2天后進行閉水試驗;將水灌至規定的水位,開始記錄,對滲水量的測定時間應不少于30min,根據井內水面的下降值計算滲水量,滲水量不超過規定的允許滲水量即為合格。
對于上水管道,在打壓試驗合格后應進行消毒沖洗,做法:在消毒前制備漂白粉溶液,選適合位置分別加入漂白粉溶液;在放水口放出的水的游離氯含量為每升25mg以上時,即可關閘;泡管消毒24h,然后即可進行沖洗。
對于與設備(如潛水泵、污泥螺桿泵)相連工藝管進行水沖洗。
對于空氣管的吹洗,則利用鼓風機房的鼓風機進行吹洗。
管道施工時嚴格依照本工程的總施工進度計劃合理實施,遵從先深后淺的原則,工程管線與雨水管線交叉避開雨季施工,防止溝槽泡水下陷損壞已施的雨水管線。
根據業主提供的設計圖紙的地下資料及現場實地物探結果,遇有擬建管道和已建或其他公用設施交叉情況,制定專項管道交叉處理方案及對現有公用設施的保護方案,報監理工程師和相關管理單位審批后施工。
回填土施工中嚴格遵守GB50268-97中關于溝槽回填標準進行回填。
溝槽回填前應符合以下規定:水壓試驗前,除接口外,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回填高度不得低于0.5m;水壓試驗合格后,應及時回填其余部分;管徑大于900mm的鋼管道,應控制管頂的豎向變形。
回填土符合以下規定:管底至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,不得含有機物、凍土及大于50mm的磚、石等硬塊;在抹帶接口處、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,采用細粒土回填;冬期回填時管頂以上500mm范圍以外可均勻摻入凍土,其數量不得超過填土總體積的15%,且凍塊尺寸不得超過100mm。
為防止鋼管道在回填時出現較大變形,大于800mm的管道回填之前在管道之內采取臨時豎向支撐,支撐后的管道,豎向徑距比水平徑距大1%~2%D(預拱度)。
有砂基的管道填土前檢查管底兩側砂三角處是否密實,缺砂或不密實要補填密實。土的含水量要隨時測定,嚴格掌握回填土的密實度。注意保護管道絕緣。
胸腔回填土分段進行,在管道內采取臨時支撐措施的管段,在填土前支撐穩妥。胸腔兩側填土同時進行,填土至管頂以上時,要檢查管道變形與支撐情況,無問題時再繼續回填,否則采取措施處理后再填。
回填土至設計高度后(有臨時支撐的拆撐后),再次量測管材尺寸并記錄,以確認管道回填后的質量。
分段夯實時,相鄰段的接茬呈階梯形,且不漏夯。
采用蛙夯等壓實工具時,應夯夯相連;采用壓路機時,碾壓的重疊寬度不得小于200mm。
檢查井井室周圍的回填,應與管道溝槽的回填同時進行;當不便同時回填時,應留臺階形接茬。井室周圍回填壓實沿井室中心對稱進行,且不得漏夯。
連接廠外提升泵房和廠區格柵井的是兩條直徑500的玻璃鋼管。
管道鋪設方式為在砂基礎上鋪設預制玻璃鋼承插口橡膠接口管道,管道鋪設施工工序流程如下圖。
明開法施工的玻璃鋼管及鋼管采用砂基礎,溝槽經驗收合格后即進行砂墊層部分基礎施工。砂基礎采用中粗砂,由人工鋪筑,平板振搗器振密。中粗砂選用優質天然砂料,含泥量不大于砂重的10%。
砂石基礎鋪筑作到表面平整,其橫斷面最大水平偏差控制在±10mm以內,壓實系數不低于0.95,以滿足管道的安裝要求。
工作坑:
由于玻璃鋼管管材大頭承口處呈喇叭狀,每節管承口處需要挖一稍深的工作坑,以便使管子穩平及檢查、修找膠圈就位情況。隨安管隨挖工作坑,保證工作坑有足夠尺寸,使管子大口懸空,見下圖。承插安裝后,用砂填實工作坑。
下管、排管(布管):
現場機械下管,下管吊車型號根據管節重量及吊車轉盤中心與吊點間距離確定,DN1600管節采用20t吊車下管。
砂基礎墊層經驗收合格后進行下管施工,下管前將管道內外壁清掃干凈,并進行外觀檢查,合格品用于吊放。
吊管時,在鋼絲繩與管體之間墊橡膠皮,避免吊放時損傷管體。吊車下管由持證信號工專人指揮。吊索必須準確置于吊點,吊索采用柔性吊鎖,吊具必須安裝牢固,平穩起吊。
按設計要求進行排管(布管),排管從下游開始排放,管道承口為進水方向,兩管節間搭接300~400mm。
管道安裝:
⑴ 安裝前管床處理
管床必須處理得連續平整,不得有大顆粒圓石(直徑大于38mm)或尖角形石塊(大于25mm),防止應力集中損傷管道。
⑵ 穩管
由于管道承口為進水方向,管道安裝從下游開始安裝,朝上游連續鋪設。
先將設計井段第一節管按檢查井井位穩好(符合設計中心、高程要求),回填管道兩側砂基礎,以提高此節管道的穩定性,同時增大管道安裝過程中的摩阻力。事先在該節管管體上套好兩根鋼絲繩,留做以后管節撞口時用。
采用水準儀、經緯儀現場全過程對管道中心線和高程控制校核。
管道安裝前挖工作坑,工作坑尺寸滿足管道安裝要求,且使玻璃鋼管管身與砂墊層基礎均勻接觸。
管體的插口端在安裝時需用吊力將其輕離墊層面,以減少管子與砂層的摩擦,同時減少安裝力。
⑶ 上橡膠圈
管道撞口前再檢查一變承口和插口,在承口上安裝打壓嘴,承口的內表面均勻涂抹液體潤滑劑(黃油或凡士林),然后把“O”型膠圈套裝在插口上,并涂抹液體潤滑劑,膠圈作到均勻、平直、無扭曲。
膠圈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,使用前逐個檢查,保證無割裂、破損、氣泡、飛邊等現象。
⑷ 撞口連接
管道撞口采用吊鏈拉入法進行(管道安裝力約為16.0kN)。
在已安裝穩固好的管體上拴住鋼絲繩(外加皮套),將待拉入管子承口處架上后背橫梁(由槽鋼、方木和橡膠墊組成)。用起重架、吊鏈或用吊車配合將待拉入管子吊起呈水平狀態,稍離槽底即可。調整管身位置,使管子中線符合設計要求。
在后背橫梁兩端套好鋼絲繩和吊鏈,連接對正,兩側同步拉動吊鏈,使膠圈在承口與插口工作面之間均勻滑動。當插口頭部頂至承口止推槽時,使膠圈剛好滑動到止膠臺處。插口止膠臺在承口“八字”內或與“八字”平齊、兩管節間管口寬度均勻,且管口寬符合設計要求即為合格。撞口完成后,立即填實并充分振搗管道腋下部位砂基。
撞口過程中隨時觀察管子的狀態,確實管子受力均勻,保持水平,隨時調整吊鏈,必要時調整起重架。
撞口結束后,為防止前幾節管子管口回彈或位移,將管體兩側回填部分土方,并用鋼絲繩和吊鏈將新安裝的管節與前面已安完的管節鎖住。管道兩端頭管節鎖口設備待兩端頭井內設備安裝完畢后即可拆除。